针线织就的坚强——记通海口镇残疾人夫妻周鹏和刘美玉的自强故事——返乡创业-9博体育app

9博体育app > 2025年专题 > 返乡创业

针线织就的坚强——记通海口镇残疾人夫妻周鹏和刘美玉的自强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年09月16日 来源:仙桃日报

  9月的清晨,通海口镇依旧暑气蒸腾。在官路街的一个店面里,周鹏与刘美玉夫妻二人穿着洁净的衣衫,端坐于缝纫机前,专注赶制订单。屋内,各类待加工布料分区码放整齐,2台缝纫机规律作响。这对自幼罹患小儿麻痹症的夫妻,以缝纫机为伴,用一针一线,缝补了生活的艰辛,织就属于自己的强者故事。

  周鹏和刘美玉两人,均自幼为小儿麻痹症所困。周鹏中专毕业后,曾满怀憧憬地踏入社会,却因身体原因在现实中屡屡碰壁。一次偶然的相遇,让周鹏认识了同样身有残疾的刘美玉。相似的境遇和对生活不屈不挠的态度,让两颗心迅速靠近。2004年,他们组建家庭,决心共同面对未来的风雨。

  为了维持生计,从2005年起,夫妻二人每天凌晨4时就骑着三轮车,从通海口镇出发,赶往数十公里外的沔城、郭河镇菜市场摆摊。刘美玉回忆起那段日子时说:“冬天的时候,早上刮的风像刀子,我的手上脸上全是冻疮。”微薄的收入难以支撑家庭的开销,他们不得不另谋出路。

  转机来自刘美玉自幼学习的裁缝手艺。她决定重操旧业,并将技艺教给丈夫。周鹏勤奋好学,很快便熟练掌握了裁剪、缝制等技术。夫妻二人齐心协力,来到城区袁市开了一家羽绒服定制店。凭借精湛的手艺、公道的价格和诚信的经营,小店日均能接三四件订单,生活终于透出了一缕曙光。

  正当生活渐入佳境时,命运再次给了他们沉重一击。开业半年后,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,导致刘美玉右腿受伤,不能单独站立。“主心骨老婆倒下了,我们生意一落千丈,压力很大。”周鹏说,面对供应商货款、银行贷款、医疗费用、生活开销等多重压力,夫妻二人关闭店铺返回通海口老家。

  “只要还有一口气,爬着也要向前。”这是在绝望中,刘美玉立下的誓言。他们没有自怨自艾,而是将自家房子一楼改造为加工作坊,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。两个人分工裁片加工,没日没夜的做加工活赶订单。“别人1小时赚50元,我需要2小时才能赚到。所以,我只能用时间拼!”周鹏说。

  早上天没亮,夫妻二人便坐在缝纫机前开始工作,直至深夜,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。虽然辛苦,但是他们在相伴与扶持中,感情愈发深厚。“她是我们家真正的顶梁柱,她的自信、阳光一直影响着我。”周鹏望着妻子动情地说。刘美玉笑着回应道:“他聪明,虚心,学东西又快又踏实。”

  在依靠自己双手稳住生活后,周鹏和刘美玉并未忘记社会曾给予他们的关爱与温暖。2023年12月,当得知甘肃积石山发生地震、灾区急需防寒物资的消息后,夫妻俩毫不犹豫地放下了手头积压的订单,连续两天加班加点,赶制了20多件厚实的羽绒服。随后,他们委托沔城回族镇的邮政快递,将这批满载着爱心的衣物寄往灾区。

  尽管病腿禁锢了他们的行动半径,但针线却在方寸间绘出广阔人生。如今,孩子已经顺利考上大学,他们依旧忙碌在缝纫机前,携手在人生的道路上乐观前行。(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周彬 实习生 谭佳琪)

更多资讯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(cnxiantao)、嗨仙桃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
新闻图片

新闻排行

网站地图